Skip to content

獨具一格藝曲同功三位大師雕塑展在勤益科技大學隆重開幕

獨具一格藝曲同功三位大師雕塑展在勤益科技大學隆重開幕
「記者/陳嵐、林穎敏台中報導」

今(3月2日)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的藝術中心,邀請雕塑家李文武、陳定鴻以及陳冠勳三位大師共同展出「藝曲同功 – 雕塑三人展」,共32件作品,透過三位台灣知名雕塑家不同風格作品的激盪展出,期望給校內外觀眾更遼闊多彩的藝術視覺饗宴與美學學習機會。同時雕刻家們也各贈送一件作品予學校典藏,分別為李文武的「水瀨(叫我第一名)」;陳定鴻的「魚躍龍門」以及陳冠勳的「生命的脈動」。

今天的開幕儀式,現場貴賓雲集,除了校長及三位雕刻家之外,另外還有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前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教授、前歷史博物館主任秘書徐天福等皆上台致詞,感謝學校為學生美學教育的努力及雕刻家們的貢獻。開幕典禮末校方亦致贈感謝狀作為答謝。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校長陳文淵表示:對於藝術美學教育極為重視,去年他將藝術中心正式提升為學校一級單位,持續廣邀各領域藝術同好成立「勤益藝術家之友會」。並且為了引領學生對美感素養的親近學習,多方面投入各項教育資源,特別規劃了「學生美學自主學習機制」,鼓勵學生到藝術中心欣賞各類型藝術品的美感與意境,提升學生將來在職場上所需的美學社交能力。

陳文淵說:「勤益科大雖然是以工科起家,但我們覺得藝術非常的重要,所以決定成立一個藝術中心,規劃每年六個展,主要就是要培育學生美學的概念。」他接著說:「本校的學生有一個畢業門檻,就是每年至少要到藝術中心參觀藝術展覽一個小時才能畢業,期望利用藝術觀展來培育學生的美感能力。」他希望學生未來在投入職場後,能改變工具機只能四四方方硬梆梆的刻板印象,在應用之外,也能更有線條及柔和美感。

雕塑家同時也是74藝術中心創辦人李文武是勤益科大資管系碩士班的校友,今天展出10件作品,其中代表性包含早期的動物系列,其特徵分為恩愛家庭的系列,例如「悠然自得」以及爆發性肌理系列,例如「美洲獅」;中期的宗教系列,其作品著重在多媒材,首先需設計造型、再做媒材構思及木頭雕刻,全部完成後,再進行拼接、上漆,工序比一般的作品還繁複及困難,例如「虎頭蘭」;而目前的階段則為山水系列,穿透性山水的雕刻,例如「山水雲遊」,他是創舉。

雕塑家同時也是台中市雕塑協會理事的陳定鴻,高中時就對藝術有興趣,學習了很多關於理論、造型、製作方面的技術,畢業之後再繼續攻讀國立藝專,至今大約將近40年。他表示如此孜孜不倦的原因在於每當完成一件作品之後所獲得的意念以及成就感,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

陳定鴻今天有11件作品參展,他特別介紹「恩竉」這件作品,它是以粉紅色為元素,可代表母親、媽祖⋯等意象,有宗教母儀天下的意含。例如,空氣、太陽、水之於生命,就像母親之於我們,是種恩寵,不可或缺但卻時常忽略它的存在。就像媽祖出巡,保佑民眾們免於苦難,祂對民眾來說,也是一種恩寵。

陳定鴻表示銅的雕刻比一般的雕刻還困難的原因在於步驟繁複:首先要畫素描定稿、確定樣式之後再花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做泥塑、翻銅、噴漆,大約要花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才能將一件作品完成。

雕塑家同時也是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系主任的陳冠勳副教授,他認為在學校成立藝術中心可提升學生的美感。他說:「在職場中運用專業的比例其實是蠻少的,可能只有30%,其餘70%都在處理人際的溝通以及其他。所以我覺得藝術可以豐富我們的想像力,可以讓我們在嚴肅的工作中遇到困難時,透過藝術的薰陶及想像力來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部分對一個大學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陳冠勳今天參展的作品有11件,他提到贈與學校典藏的這件作品「生命的脈動」,在創作時正在思考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後來他發現生命其實是一種平等的概念。作品的上半部是一個樹幹,表皮剝掉後可看見樹幹裡面生命的狀態,就像動物身體裡的靜脈及動脈;作品的下半部則類似一個有著生殖使命的意象,樹幹雖是死的,但卻是有生命延續的期盼。他也想透過這個作品傳達生命其實是一致性地,是息息相通,沒有差別的,陳冠勳從事藝術已超過40年,他覺得學校藝術中心的成立和他作品的概念是一致的,希望藝術的種子能由此誕生,源源不絕,一代接續一代。更希望學生在接觸藝術後人生能變得更富有,在藝術的世界中可以自由的翱翔,不受塵世中的俗事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