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四十八願問答】十、問:四十八願有生起次第嗎? 

【國際新聞視角報社~世界宗教專欄】

文/釋信願

【四十八願問答】十、問:四十八願有生起次第嗎?

【四十八願問答】
十、問:四十八願有生起次第嗎?
答:就彌陀言,四十八願是救度眾生成佛之本懷,誓願弘深,不可思議;功德廣大,真實無上;拯救群萌,無窮無極;佛心大悲,何論次第?然就眾生言,不離緣起,受法化故,一一願文,大意有次。善導大師《觀經疏》云「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觀善導大師此言,可知四十八願彌陀教法,正被凡夫,傍通聖人,依正意故,先說攝凡;依傍通故,後說攝聖。四十八願,最初二願,願自國眾生離苦,後之九願,願自國眾生得樂;苦受必然急除,是故在先,苦除之後必樂,因此為後。得樂之極在必至滅度,圓成菩提,方為究竟,此即第十一願。已至滅度則契佛所證,佛德無量,舉光壽代表,體為壽命無量,用為光明無量,即光壽無量,此即第十二、十三願。
無為涅槃之淨土,主伴同一,主是彌陀,伴為人民,因順他方稱呼故,人民自有天人、二乘、菩薩,其數眾多,故次誓聲聞無數,此即第十四願。生彼淨土眾生,與彌陀成生命共同體,皆為彌陀法眷,壽命同佛,皆為無量,故次誓眷屬長壽,此即第十五願。往生彼岸佛國,無有女人、根缺、三途、外道等一切譏嫌不善之名,純一諸上善人清淨良伴,但聞快樂之音,供佛敬法之聲,故次誓不聞惡名,此即第十六願。
彌陀大願,超世無上,以名攝生,無機不度,然則法賴人弘,需十方諸佛流傳方能普度眾生,故次誓諸佛稱揚,此即第十七願。十方眾生,其數無量,根機各別,依龍樹菩薩《大智度論》所言,機類大分為三,即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是故,彌陀攝生亦需三願,方能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究竟圓滿,故次誓攝生三願,此即第十八、十九、二十願。
大凡四十八願中,於此二十願,彌陀心中所願盡極矣,以下諸願皆由此中展開。法藏菩薩發願之始末,至此滿足。言其次第,大要如此。
我等凡愚今居生死位,背東向西,冀成菩提,最重要者,乃在必生。四十八願雖皆自如來佛智流出,一一誓願且同具彌陀大悲本心,然誓言絕對救度者,唯在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言故。就機而言,此願為我等下劣凡夫必生之願,至極最要,故特重之。

責任編輯: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