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改革創新|川渝兩地稅務局建立全國首個跨省稅費徵管服務中心新征程

「記者蜀女/四川報導」兩岸媒體聯合採訪走進川渝兩地稅務局建立全國首個跨省稅費徵管服務中心,川渝稅務部門共探高竹新區改革創新成長路,以“四個一”工作法探素推行跨省稅費徵管服務 “要體化”爲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跨省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四川省、重慶市共同批准設立跨省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區。新區成立以來,川渝兩地稅務局聚焦破解稅費政策執行口徑和徵管服務流程差異等問題,建立全國首個跨省稅費徵管服務中心,探索推行 “.由中心統徵管、一本規苑定口徑、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套系統優服務”的“四個一” 工作法,積極推動跨省稅費徵管服務“一體化”
“一箇中心”統徵管。通過共商管理機制、共建徵管服務中心、強化團隊派駐等,打破行政壁壘和層級界限,實現人員同管、業務同辦、徵管同步、服務同質、信息同享。一是統籌謀劃定思路。成立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由川渝兩地稅務局分管徵管。作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抓手,被賦予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使命的川渝高竹新區掛牌成立。三年多時間裏,新區各項改革改革事項有序推進,“試驗田”正逐漸成爲“豐收田”。

前不久 ,川渝高竹新區的政務大廳建成投用。
“進一扇門,辦兩省事。”這裡設立了11個服務專區,爲新區企業和羣衆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由川渝兩地稅務部門合作共建的全國首個實體化運行的跨省域稅費徵管服務中心,即在2021年就投入運營的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也搬遷到了這裡。作爲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面積僅有262平方公里。但正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地方,卻萌生出許多川渝兩地同畫一個圓的生動實踐成果。如果把川渝高竹新區比作一條江,那裏面的改革事項就是一條條舟,行駛速度快,“掉頭”也很方便。兩地稅務部門的合作,見證了川渝高竹新區這塊兩省交界的“試驗田”成長爲“同城融圈”的發展熱土。

去年,兩地稅務部門在川渝高竹新區的改革被國家發改委作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區域協作18條經驗做法”之一,在全國進行推廣。目前,67項稅收政策和徵管措施實現川渝兩地全覆蓋。

複製川渝高竹新區在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的經驗,今年4月,兩地稅務部門聯合成立了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該中心由遂潼兩地稅務部門共同派駐人員,負責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範圍內稅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的基礎管理與服務工作。